rough的含义解析-定义、常见用法及翻译全解
adminc2025-05-07心理健康专栏3 浏览
“rough”是英语中一个多义词,兼具形容词、副词、名词和动词词性,其含义从物理质感到抽象概念表达均有涵盖。本文将从定义解析、常见用法、翻译难点及实用建议四部分展开,帮助读者全面掌握这一词汇的应用场景与语言技巧。
一、核心定义与词源解析
1. 词源与基本含义
“rough”源自古英语“rūh”,意为“未加工的、未完成的”。其核心语义围绕“不光滑、不精细”展开,可指物体表面、行为方式或抽象状态的粗糙感。例如:
物理层面:粗糙的材质(a rough blanket)。
行为层面:粗暴的态度(rough manners)。
抽象层面:粗略的估计(a rough guess)。
2. 词性变化与派生词
形容词:rough → rougher(比较级)→ roughest(最高级)
动词:rough → roughed(过去式)→ roughing(现在分词)
名词:rougher(粗糙的物体或人),roughness(粗糙度)
二、常见用法与语境分析
1. 形容词用法(最常用)
物体表面:
例句:The rough ground made walking difficult.(崎岖的地面使行走困难)
适用场景:材质、地形、皮肤等。
行为或性格:
例句:He was criticized for his rough handling of the equipment.(他因粗暴操作设备被批评)
注意:此时多含贬义,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隐含。
抽象概念表达:
例句:We had a rough time during the project.(项目期间我们经历了艰难时刻)
2. 动词用法
使物体变粗糙:
例句:Sandpaper is used to rough the surface.(砂纸用于打磨表面)
草拟或粗略处理:
短语:rough out a plan(草拟计划)
3. 名词与副词用法
名词:指未加工的状态或粗糙部分,如高尔夫球场障碍区(the rough)。
副词:表示“粗暴地”或“粗略地”,如cut the paper rough(粗糙地裁剪纸张)。
三、翻译难点与技巧
1. 一词多义的语境适配
例1:rough sea → 译为“汹涌的海浪”而非字面的“粗糙的海”。
例2:rough draft → 中文常用“草稿”而非“粗糙的稿子”。
2. 文化差异与情感色彩
褒贬转换:
a diamond in the rough(未经雕琢的钻石)在英文中为褒义,但中文可能需补充说明其潜力。
习语翻译:
take the rough with the smooth → 直译为“接受顺境与逆境”,意译更自然。
3. 技术术语的特殊处理
在学术或工程领域,“rough”可能需专业化表达,如“粗糙集理论”(Rough Set Theory)。
四、实用建议:如何正确使用“rough”

1. 避免混淆近义词
与“coarse”区别:
“coarse”强调质地低劣(如coarse sand/粗砂),而“rough”侧重表面不平整。
与“harsh”区别:
“harsh”多指声音或环境的刺耳/严酷,而“rough”更通用。
2. 口语与书面语的平衡
口语中:可用“rough”简化表达,如I feel rough today(今天不太舒服)。
书面语中:需明确具体含义,避免歧义。例如,用“approximate”替代“rough”以增强正式性。
3. 提升翻译准确性的方法
结合语境判断:
遇到“rough”时,先确定其对象(物理、行为或抽象)。
参考权威例句:
例如,The gang decided to rough him up(决定揍他一顿),此处动词翻译需体现暴力动作。
五、总结与练习建议
掌握“rough”需从多角度切入:理解其词性变化、区分近义词、适应不同语境。建议通过以下练习巩固:
1. 造句练习:尝试用“rough”的四种词性各造一个句子。
2. 翻译对比:选取英文例句(如rough estimate)与中文译文对比,分析差异。
3. 语境模拟:设想职场、旅行等场景,模拟使用“rough”困难或材质。
通过系统学习与反复实践,读者可更自如地运用这一高频词汇,避免常见错误,提升语言表达的精确度与地道性。